一個“讓你懂”的世界頂級博物館的導視設計
三幢互通的建筑、七層樓、五處臨時展覽空間、四個商店、三間咖啡館,你幾乎可以想象路癡身處其中該有多無助。
最近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的一套導視系統,幫助每年到訪的400萬游客摸清楚自己從哪里來、又該到哪里去。
色彩的運用
這套導視主體為黑色,但付費展覽部分以淺卡其色與橙紅色等明亮色彩標明,從整體導視到展覽路口都以此牽引,以保證指導游客快速穿過人潮擁擠的底層、更快速地尋到目的地。既保護了展館的核心收入流,又幫助免門票的常設展更有序且有針對性地找到對的人。
鼓勵探索
接到的Brief很簡單,能促成出色的游客體驗就行——不僅僅是讓到訪者完成從A到B的路線,還要引導他們在底層之外探索發現博物館中鮮為人知的收藏。
于是這套策略中最重要、也最謹慎的一部分,便是為V&A的各處空間重新標記序號。在更連貫的序列編排下,博物館得以作為一處完整的建筑存在著,更易于管理。而較遠的或是較獨立的畫廊也在整套系統里顯得更近、也更容易找到。
重繪地圖
設計團隊還重新繪制了場館的地圖手冊,使得其展館的分布更為清晰可見,手冊也方便隨身攜帶。同時這套地圖還將放在數字環境中,因此許多重復使用的樓層與圖標都需要多方位地進行實用性與美觀性的雙重考慮。
材料的語言
根據博物館里六萬件物體建立的這套導視系統,在一級建筑中處處可以尋到它們的蹤跡。這些玩意兒需要保證持久和穩固,同時隱于眾人的目光焦點之后,不搶到主體物件的風頭。
指示牌由郁金香木制成,而主色調黑色也與V&A的整體環境相襯,再用白色打出定制的圖標。它們與畫廊助理一起工作,是解鎖游客優質體驗的關鍵要素。
“導視并非靜態的過程,它是動態的。它關注人們穿越空間的方式與他們遵循的線索——標志是線索,建筑本身亦是線索,因為我們一開始就受到它們的引導。V&A是一個擁有機場規模的巨大空間,但它有非常多的細節,其中的空間不盡相同。我們的設計必須在這個世界頂級的藝術設計博物館里舒適地存在,并且小心謹慎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完成。”
你看,舒服又科學的導視,真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
聲明:文章及圖片來自網絡,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